第670章 笑开怀的朱高炽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670章 笑开怀的朱高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0章 笑开怀的朱高炽

  大明永乐十七年。

  秋。

  交趾行省境内共有四军,分别是谅山军、三江军、昌江军、清化军合计五万军,其中省府交州属于昌江军的防区,上万士兵分各营驻守重地和要道。

  规模最高的时期,交趾境内有十余万军队,但是交趾毕竟不同别的地区,这里本属于汉地,加上有了老挝与占城的拱卫,很快恢复了稳定,与内地别无二致。

  内地端午节流行划龙舟包粽子,交趾的风俗不比内地弱。

  交趾的都司衙门在广威州,管理交趾境内的大小卫所,成为了朝廷和官府挟制武官的手段,士兵们未服役之前,以及服役之后的生活待遇,离不开卫所的管理,所以士兵们更加依赖地方和朝廷。

  加上后勤的补给,所以大明的军制已经越发的稳固。

  稳定是一切的前提。

  地方上安宁,管理方便,人心统一,经济发展的很快,又不需要大量的军队驻防,减少了地方的开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趾许多地区的水稻一年三熟,有了内地技术和物资的供应,当地粮食不但自给自足,也为大明在南洋的开拓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各大营驻地主官是守备和分守,赵宏在交州府的衙门办公。

  四十岁的游击将军在大明并不是希罕事,不过赵宏一家与太子殿下的关系,显得又格外不同,有心人很早就抓住了这点。

  赵宏的妻子是交趾行都司原副使,现大使黄中的嫡女。

  当初收复交趾的时候,置交趾三司官,都指挥使是吕毅,副都指挥使是黄中,吕毅病故,黄中代管,也是黄中看中了当年的赵宏,主动把女儿嫁给了赵宏。

  那么赵宏有今日的地位到底是太子殿下的原因呢,又或者他的老丈人的功劳已经很难分清。

  书房里。

  玻璃窗户透过的阳光,让屋内明亮,赵宏坐在书桌后正在写字。

  有一段时间,赵宏很迷糊,也感到迷茫,最后清醒了过来,喜欢上了读书和写字,把自己的感悟记载下来,每日三省。

  当兵半生,从小兵做起。

  赵宏经历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北平、开平、大宁、辽东、塞南、塞北、西域、山东、京城、交趾,只走过的路不下十万里。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的思想,所以心为本,心决定了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所以心是世界的本源和主宰。那么修炼己心和自我反省,方能通过内心的净化,达到自然与和宇宙的和谐统一,做到知行合一。”

  漂亮的硬笔字在白洁的纸张上展开,每个字一横一竖有模有样,间隙均匀,看得人赏心悦目。

  字如其人。

  与赵宏接触久了的人,基本上都很喜欢赵宏,这位什么话题都能聊,还能聊得很舒服,有自己的观点,却又不会强硬的固执己见。

  “带兵也是如此,如果目的是为了发财,哪怕当上了将军,心不纯则道不正,道不正则偏,所谓将熊熊一窝,带出来的兵也不会是好兵,这样的军队只能打顺风仗。”

  赵宏顿了顿,思考了一会,然后继续写道。

  “心学里讲究致良知,知行合一,结合儒家的思想,强调人之初性本善类似的意思,只有心正,那么做事的时候,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否则就如无良的商人,这样的商人成就越大,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带兵也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只有爱兵如子,讲究仁爱之心,那么在形势需要的时候,命令之下,士兵们仍然能视死如归,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如果不讲究仁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疏离,那么士兵为何要卖命呢,不过几两碎银子,谁的命又不是命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军打仗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只有为了公义,大义之下,人心不畏死,方能战无不胜,永不言败。”

  “讲究仁爱的军队,才是无敌的军队,无论是靠着利益还是劫掠起家的军队,只不过是私利而已,当面对仁者之军就会不堪一击。”

  写到这里,赵宏内心清明,思想通透,许多的念头通达,自觉内心无比强大,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方向。

  说起来很奇怪。

  赵宏甚知一些谣言,什么他们家与太子殿下的瓜葛,其实赵宏自己知道,他们一家与太子殿下只不过有短暂的接触而已。

  可能是年龄大了,以前在北平的时候,当初的小王爷所讲的一些思想言论,赵宏越来越钦佩,正合大道。

  有些民族的强大靠屠戮,有些民族的强大靠生产力。

  后者正是仁者无敌。

  中华文明之所以有今日,是因为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促进了方方面面的成就,其中人口的暴增只是一方面而已,虽然人口的暴增带来了军队规模的强大。

  可是把因果颠倒,才是没有搞明白其中的道理。

  生产力才是一切,哪怕太子推出工业化理论之前的农业文明时代。

  下班后,赵宏如常的回家。

  与家里的妻儿吃饭,妻子告诉赵宏,他的老丈人要见他。

  第二日,赵宏告假去了广威州。

  交趾的铁道已经通车,广威州和交州府之间有铁道,赵宏带上自己的几名亲兵,穿着便服与普通的乘客一般,一两个时辰即抵达。

  黄中的几个儿子在京城,热情的接待了女婿。

  他是看得出来了,自己的这位女婿有大能耐,虽然目前只是游击将军而已,但是黄中相信,只要给女婿机会必然一飞冲天。

  “老夫在交趾的时日不多了。”

  听到老丈人的言语,赵宏并不意外。

  自己是带兵的将军,老丈人又是当地都司的一把手,朝廷不会放任这样的情况的,如果赵宏有私心,那么得知这个消息就会很不满。

  而赵宏没有私心,所以他反而觉得早该如此。

  见到女婿的脸色,黄中暗叹自愧不如,其实他自己是不满的,他们翁婿在交趾的权势可谓是不小,反而自己回去了内地,哪怕是升职了,权势反而不如现在。

  “岳父几时离开交趾?朝廷如何安排,小婿也很久没有回老家一趟。”赵宏想了想,提议道:“不如小婿告长假,携妻子陪岳父回家。”

  黄中摇了摇手,脸色认真起来。

  “听说平安染病已经不能下床。”

  赵宏愣了愣。

  “那边的形势很不稳定,需要一个了解当地形势,最好还能适应当地气候的人,这样的人朝廷恐怕很难短时间内找出来,必然从南洋挑选一位应急,思来想去,你有很大的机会。”

  赵宏没有推诿,而是严肃的思考起来。

  缅甸宣慰司的局势,如果是硬碰硬的打一仗倒是简单了,可惜当地地理环境复杂,多山多林,部落极其多,比老挝复杂十倍不止,这也是老挝宣慰司能多年稳定的主要原因。

  加上缅甸宣慰司周边杂乱的势力,为了保障南洋大铁道的顺利修建,这几年朝廷在缅甸宣慰司留下了不少的军队,可小规模骚乱不断。

  至于平安,既然老丈人都透漏了消息,可见很难病愈。

  “这种时候传出让老夫回京的消息,老夫有八成的把握,朝廷大概是要用你,你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啊,如果此番表现的好,那你就真的走到台前了啊。”

  黄中露出期盼的目光。

  赵宏背后没有家族,只有一个唱戏的母亲和弟弟,赵宏只能依赖他们黄家,赵宏现在爬的越高,自家的子弟们未来获得的助力越大。

  赵宏知道岳父想要什么,不过赵宏没有表态。

  朝廷用自己,那自己问心无愧,朝廷不用自己,自己也没有遗憾。

  赵宏也希望带领军队为大明立功,只是呢,正如当年的小王爷所言,任何事不能过度,对于自己的期望也是如此,太过了,那么会冲昏头脑而被利益控制。

  果不其然。

  又过了一个月,平安熬不住病死在了缅甸宣慰司,当地的局势立马乱了起来,连带着一处铁道工程队都遭受到了未知势力的袭击。

  黄中得到了朝廷的调任公文,赵宏也临危受命去缅甸宣慰司主持军队大局。

  赵宏点了三千兵去缅甸宣慰司,当地还有数万大军,能不能掌握住军心很重要,三千兵已经足够。

  从交趾到缅甸宣慰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通过海陆,一个是通过陆地。

  走陆地需要经过老挝宣慰司和八百大缅。

  走海陆需要从马六甲绕道,太过耽误时间,但是老挝宣慰司还好,八百大缅需要靠两条腿走路,而且当地形势复杂,三千军又要赶路又要防备敌袭也不是轻松的事情,万一中了埋伏吃了败仗,那才是亏大了。

  不过赵宏选择了陆地。

  因为陆地更快,至于风险,赵宏相信自己的士兵们。

  三千士兵带着干粮和武器,乘坐铁道通过老挝宣慰司,在老挝宣慰司的边地获得最后一次补给方进入八百大缅宣慰司。

  没有与当地的部落打交道,整个军队在赵宏的要求下急行军。

  道路不畅通,蚊虫不少,士兵们长途行军又累又闷,换成一般的军队早就怨声载道了,赵宏与士兵们一起赶路,军队里静悄悄的。

  林子里只有走路的声音,连交谈声都没有。

  每个人仿佛机器人一般。

  “他们还是人吗。”

  暗处几名土著悄悄的观望,越看越不可思议,哪怕是他们也做不到啊,这么的辛苦,每个人都能不说话,喝水也不发出声音。

  “这是哪里的军队?”

  “从老挝方向过来的,老挝何时有这样的军队了?”

  “他们打着明军的旗帜,怎么可能是老挝的,应该是交趾的吧。”

  “交趾的军队怎么到了我们这里?”

  “要不要上前打个招呼?”

  领头的摇了摇脑袋,“算了,看他们的样子急着赶路,当做没有看见吧。”几人返回把消息传给了部落,部落的头人也没有多事。

  没有开拔银,更没有多余的动作,赵宏一声令下,军队士兵们军纪卓越。

  最后是这支军队没有遭到袭击,顺利的进入了缅甸宣慰司。

  赵宏抵达缅甸宣慰司后,第一件事召集各部将领,然后巡视各部军队,只靠着短暂的接触和沟通就判断出了各军的实力和士气。

  然后集结了本地的士兵们,杀鸡宰猪犒劳了一顿他们,以当地士兵们为向导,摸索周边的形势。

  基于此,他很快下令各部作战计划。

  第一件事查出袭击铁道工程部的元凶,与当年在西域一样,以被袭击点为中心往外扩,所有的部落都需要供出他们认为的凶手,然后一一对比。

  不供认元凶的部落,或者推诿不知的,赵宏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下令平叛。

  手榴弹已经成为成熟的军事武器,结合虎蹲炮,以及对各部的形势掌握,明军的攻打没有势力挡得住,山寨在虎蹲炮面前没有了作用。

  一个个的查问下来,很快元凶被找了出来。

  各部都需要出兵,明军负责压阵。

  这一套做法下来,如果当年参加过西征的人会感到很熟悉。

  元凶的部落被踏平了,明军展示了强大的武力,部落的头人们面色难看,此时,赵宏又招待了各位头人,亲切的与每位头人敬酒,热情的夸赞他们的功劳。

  “各位的功劳,本将军必然上奏朝廷。”

  听到赵宏的保证,头人们忍不住露出笑容,“赵将军要为我等作证,我们对上朝的忠心日月可鉴啊。”

  “我相信,大家都是自己人。”赵宏笑道。

  听到将军说他们是自己人,许多头人心里落了地,自觉一片轻松,再也没有了忐忑,不但没有得意,反而越发的恭敬。

  从平定的一些部落里搜刮的物资,赵宏大手一挥,全部赏给了出兵的各部,加上赵宏一改往日严苛的态度,仿佛一夜之间各部其乐融融。

  连拉带打,恩威并施,效果良好。

  缅甸宣慰司的局势才三个月就彻底稳定,而八百大缅那边不听话的,仍然执意侵犯缅甸宣慰司扩大自己地盘的部落,赵宏也没有客气。

  带上那些已经彻底支持大明的部落土兵们,联合反攻入八百大缅。

  有了这些土兵们的开道,明军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出力,明军的优势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反观山林的扫荡和围剿游击则交给了土兵们。

  无非是立下马威,整合资源,取长补短,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许多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更不提做到赵宏如此地步。

  而能立下马威,又离不开明军的武力,军队能否战斗,又离不开将领的才能。

  到了年底,铁道工程部的管事们发现,不光缅甸宣慰司这边修建铁道的工程畅通起来,连八百大缅宣慰司也没有了往年的阻力。

  再也没有人来到工地索要粮食物资什么的,以往的时候,面对这样的情形,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生事端,工程部多少会送一点东西给对方。

  通过几个月的战争,赵宏对听话的部落管理的逐渐严格起来,犹如温水煮青蛙般,今日要求一件小事,明日要求一件小事,大明的规矩不知不觉就得到了贯彻。

  大明商人们也惊讶的发现,各部开始讲道理起来。

  商人们有丰富的商品,最不怕的是土著们讲道理,最怕的才是土著们不讲道理,面对这样的环境,每个商人们都高兴不已,连连夸赞赵宏将军。

  大明的商品不光在熟部里流通,整个缅甸全境,乃至于八百大缅宣慰司都流通了起来。

  大明商品的好处被土著们发现,成为了土著们的日常,土著们再也离不开大明的商品,有了需求,粮票的威力就浮现了出来。

  大明商人们高举手中的粮票,在讲道理的部落里成为了人上人,他们可以获得当地廉价的劳动力,一直无法维持的土地贸易也兴盛了起来。

  一片片的土地被部落首领分给了大明商人们。

  到了永乐十八年夏天的时候,不到一年的时间,地方上的风气已经与以往变得犹如天壤之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土著们讲道理了。

  这就是教化。

  教化深入人心,大明的文化开始渗透各个方面。

  土著们头人们明白了道理,他们获得大明商人的物资,这片土地则是大明商人们的,他们在当地成立经济庄园是他们的,不再是头人们的。

  简而言之,私人财产权开始诞生。

  常言古代只有东方有土地兼并,西方却没有,因此有人说西方古代更文明。

  土地兼并的前提是私人财产。

  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才能进行贸易,通过贸易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里,如果老百姓手里没有土地,那又如何土地兼并呢。

  西方古代的土地属于贵族,而不是老百姓,老百姓属于贵族的财产,正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属于贵族,离开贵族的百姓躲在沼泽是野人。

  那么西方古代自然没有土地兼并。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高丽的文明程度比土著们高,所以他们的土地被大明商人们兼并,反倒是南洋的部落,特别是八百大缅和缅甸宣慰司这些,又不是非常野蛮的部落,可也不是更加文明的王国,反倒阻止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但是也不能说更好,因为部落里的人是奴隶的存在,他们是没有选择的,只有被剥削的生活,而农业时代的百姓,他可能过得富足,也可能过得悲惨,是经济生产力和物资分配,时代局限性决定的。

  朝廷看到的则是赵宏的能力。

  赵宏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到了比平安更好的局面,平安的确也能打,但是在大局方面的确不如赵宏,这样的大将,朝廷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大明的疆域太大了,能打仗的将领很多,而大明需要的是稳定。

  能为大明带来稳定,达成朝廷目的的将军,才是朝廷迫切需要的人才,更不提赵宏多年来的表现很“乖顺”,没有表现出丝毫对权利的占有欲。

  继西部三名将赵安、蒋贵、任礼之后,大明又冉冉升起一位将星。

  朱高炽笑的格外开心。

  与赵安、蒋贵、任礼不同,这三位是历史上本就有名的人才,而赵宏却是自己打造的体系下成长起来的,让朱高炽很有成就感。

  徐宁感受到了太子殿下的喜悦,忍不住也露出笑容。

  朱高炽最后收起了笑容,亲切的拉着徐宁。

  两人并排走在御花园里。

  “徐宁啊。”

  “臣在。”

  “铁道工程部太大了,朝廷许多大臣弹劾,拆分铁道工程部的呼声太高,这件事你怎么看?”朱高炽感慨的问道。

  铁道工程部算上阉工等,直接的工人高达几百万。

  有自己的学校,食堂,商店,居住区,管理层,完全就是一个国家了,大明的铁道工程部,实际上是可以灭他国的存在。

  虽然铁道工程部拆分了许多的部门,甚至有不同名头的铁道工程部,实际上仍然抱团,属于一个整体的存在。

  最开始的朱高炽并不在意,再大的架子也是内循环,经济的开销是次要的,只是面对反应激烈的朝廷,朱高炽不得不认真对待起来。

  到底现在是十五世纪初,与后世的人心环境不同。

  徐宁是不错的,但是以后呢。

  徐宁没有犹豫,直接说道:“一切以太子殿下心意为主。”

  朱高炽没有意外徐宁的回答。

  徐宁也是真心如此。

  他有何德何能,一个穷小子有今日的成就,全凭太子看重提拔,徐宁多年来眼里只有太子一人,如果太子认为铁道工程部应该彻底拆分,徐宁绝无二话。

  徐宁的地位和身份,以及其掌握的权势,可以说不下于内阁大臣,而当下只给予正三品级别,虽然不低,其实不该如此。

  但是徐宁在铁道工程部的威望太高了,管理铁道工程部数十年不挪窝,如果再给予徐宁二品大员的身份,没有朝廷大臣会同意。

  朱高炽点了点头,回头批准了内阁的奏疏。

  铁道工程部正式拆分互不统属。

  北方铁道工程部,南方铁道工程部,西部铁道工程部,海外铁道工程部,南洋铁道工程部,五大铁道工程部归属于工部,皆为从三品级别。

  六部是正二品的衙门,铁道工程部由正三品拆分后,虽然降低为从三品,但是一分为五也不算是打压。

  南洋铁道工程部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强了对新大陆的勘探。

  南洋铁道的修建离不开海量的铁轨,而铁的冶炼离不开煤炭,蒸汽机在南洋的普及和使用,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经济循环的资源供应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8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8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