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全大明的反对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笔趣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540章 全大明的反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0章 全大明的反对

  第540章全大明的反对

  提出问题,并要提出解决办法。

  社会学家赵胜的观点发表在社会报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减少生育的提倡。

  以往的报纸,哪怕有争议,但是顶多毁誉参半。

  一日之间。

  赵胜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此人是国贼。”

  “大奸大恶,有史以来未有之。”

  乡绅们甚至不需要引导,只需要把赵胜的原话告诉百姓们,立刻引起了老百姓们的破口大骂。

  整个大明,从来没有如此齐心协力痛骂一个人的时候。

  赵胜甚至不敢出门。

  老百姓可不管大道理,众怒不可犯。

  朱元璋都赶来亲自告诫朱高炽,“那赵胜的提议,你可不能为他说话。”

  朱高炽张了张嘴,无奈的放弃。

  他要是敢在大明提出国策,他可真没这份组织力能压下百姓的反对,会成为全天下不能理解的皇太孙。

  一个全国都痛恨的人,哪怕是朱高炽也无法承担。

  “延续血脉,从古以来都是老百姓最重视的事情,也是历来国家君主支持的。”

  朱元璋说道。

  是啊。

  所以大一统环境,加上古中国优秀的科技和医疗,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周期循环。

  后世人们常常纳闷,为何越是早期的时候,朝代存在的时间越久,越往后反而越短呢。

  因为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人口增长,就这么简单。

  反观西方。

  农业产量低下,二比一的粮种收获率,对比中国二十比一的粮种收回率。

  农业的高产量,需要天文学,水利工程,灌溉设施,引水技术,冶铁行业,耕种技术,有机肥等等支持。

  各方面上,西方都要远远低于中国,更有西方常年的战争,医学水平落后。

  中医和医药体系,在现代医学面前很落后,但是解决了古代没有的问题。

  并不是后世部分言论,什么大猩猩没有中医也繁衍了下来,却忽略了人口上的差距。

  “就算是军队,甚至是新军,也不会支持的。”

  朱元璋强调道。

  “皇爷爷放心,孙儿懂得其中的厉害,不会乱来的。”朱高炽开口说道。

  得到了朱高炽的保证,朱元璋才放心的离去。

  因为赵胜的观念,获得了全社会的反对。

  控制外国女性人口赴大明的政策,自然也遭到了反对,朱高炽不会亲自下场支持,因此这条建议也没有被通过。

  闭门在家的赵胜并没有闲着,很快在社会报上又发表了理论。

  关于支持工业化发展的根本。

  机器代替人力。

  “为什么在工业化社会以前,从来没有像如今的大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因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进步,在数量和持续性等方面均不同于脱胎于工业化社会经济增长。”

  “尽管传统农业社会的进步,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而不仅仅是有利于个别地区、城市或者社会群体。”

  “但是,这些效益,很快会被人口增长的压力,这一严酷事实所抵消。”

  “因为统计学的原因,关于早期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增长的统计料是不足的,因此以前的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必须从关于个别地方和个别史料的不完整记录中推算出来。”

  “但是我和大量的学者,启动了一项对于从唐以来,绵延长达近八个甲子之久的工钱和价格数据资料的研究证实。”

  “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口。”

  “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宋刚开国时,国家发展越来越好,而到了后期,国力越来越下降。”

  “因为开国时期,人均资源多,随着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农业社会土地收获有限,很快人们会陷入贫困。”

  “贫困的活不下去,就只能卖自己的生产资料,成为别人的佃户,这不是任何政策可以改变的,也就是为什么唐宋许多优秀的大臣进行改革,却无一成功的原因。”

  “我朝人口经过二十余年的修生养息,获得了大大的增加,但总体上人均资源还是富有的。”

  “因此皇太孙殿下在北平推动工业化发展,加上政策的辅助,以人为本的前提,保障了人工体系,有利的推动了机器的大发展。”

  ……

  春和宫阁楼。

  朱高炽坐在椅子上,平台的视线开拓,郭彩莲带着大儿子和小女儿,一家子聚会。

  朱高炽低着头看报纸。

  郭彩莲引着儿女在远处玩,不打扰朱高炽。

  朱高炽很自豪。

  收复塞南,亦力把里,安南,乃至开拓东察合台汗国,都不如在培养出了大批新时代人才,并且创造出了新的机制体系,为朱高炽带来的兴奋。

  以前这些社会理论研究,需要他来教授下面的人们。

  随着发展到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开始了自发的推动,形成了有效的良性循环。

  报纸上的社会理论报告,放在十年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如今大明有了。

  这才是朱高炽为中华文明留下的最大的一笔宝贵财富。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人才研究出的理论,是朱高炽认可的,符合历史的发展。

  英国为什么能进入工业革命。

  原因有很多。

  但是没有一项是很高深,很复杂的。

  太过高深和复杂,也不可能从无到有的出现,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逻辑道理。

  正如万事有利有弊,中间有度。

  黑死病为西方带去了一半以上人口的灭绝,可也让西方的人工得到了发展。

  在黑死病和英法百年战争中。

  英国的人工收入增加了两倍,因为人均资源大大的增加,这就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

  当黑死病和英法战争结束后,稳定的环境下,英国具备工业革命的地理环境,加上高昂人工,紧张的人力资源,让市场需要机器的出现。

  简而言之。

  人口的下降,带来了人均资源的增加。

  当工业化社会启动后,从长期来看,它是不可逆转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后见之明的问题。

  经济制度转变为其现代形式所导致的人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代表了人类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所达到的一个新台阶。

  因此,尽管一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由于现代战争的毁灭性灾难而出现波动、停滞甚至暂时的下降,但复兴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经济体制本身就孕育了使自己复兴的种子。

  犹如德国,哪怕经历了两次战败,可都能很快复兴。

  因为工业化国家这种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不再仅仅依赖于它所继承的土地资源。

  这也是为何古中国明明技术和人文已经如此发达,远超过西方,却没有出现机器代替人力的工业社会标志。

  因为人口大量的增长,不但降低了人均资源,还提供了不可计数的廉价劳动力,让机器代替人力的初期无利可图,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

  比较起中西方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环境下,最大的障碍,是如何解决过多人口的问题。

  “你可是真与别人不同。”

  郭彩莲的笑声,打断了朱高炽思路。

  朱高炽抬起头,看到郭彩莲的小脸上尽是打趣。

  “以前在北平的时候,也没有见到你如今的为难,怎么大明越来越好,你还越来越难了呢。”

  朱高炽也忍不住笑了。

  北平才多少人口,最初不到三百万而已,随便一个产业都能带动起经济发展。

  说句残酷的现实。

  北平的发展,吸收了周边大量的人口红利,只不过在朱高炽快速的发展下,很快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加上不断扩张的土地,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移民,保障了人均资源的稳定。

  “站得高看得远。”

  朱高炽笑道:“我看到了更多的问题,当然也就需要想办法解决,国家之事,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

  朱高炽感慨起来。

  发展快是好事,同样也是坏事。

  没有任何事会一成不变。

  无论如何发展,国家都如在逆流上行船,不进则退。

  正如后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就是物价的不停上升,人均收入也在不停的涨幅。

  发展的越快,人们仿佛被鞭子抽着跑起来,才能赶上发展的速度,不让自己的收入落后。

  大明绝对不是进入工业化社会就万事大吉,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正如英国。

  工业化时期的英国,的确是个在奋斗的国家,并不是躺赢的,他的伟大成就,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出现的问题,然后达到的高度,又随着不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开始了下滑。

  只是呢。

  朱高炽的大明和英国不同,英国内外的血都吸,国内的工人阶级残不堪言。

  而朱高炽要让大明的百姓都参与到发展的红利中,而不是剥削百姓们来维持国力发展。

  正是中国模式先烈们提倡的终极目标。

  天下大同。

  “你呀,就不能歇一歇。”

  郭彩莲忍不住抱怨道。

  朱高炽摇了摇头。

  “歇不得。”

  “我歇一歇容易,那些被我压制下去的商人、乡绅等阶级,立马就能给我大惊喜。”

  “到时候,哪怕是我都打不过他们,得向他们妥协。”

  朱高炽站了起来。

  如常的开始活动活动。

  他要争取活的超过原主的寿命。

  仿佛自己现在把剥削阶级压的死死的,国内一片祥和。

  可是他绝对不会小瞧那些阶级。

  怕的就是自己身死道消,所以他要用有限的时间,牢牢的为百姓们打造好根基。

  毕竟是拔苗助长起来的。

  物质文明建设难,而精神文明建设更难。

  更让人为难的是,许多的东西太过超前,哪怕是百姓们也无法接受的。

  例如赵胜。

  他希望通过讲道理把事情讲明白。

  可惜他和当下老百姓们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

  老百姓希望能多生孩子。

  而赵胜希望百姓们能控制自己,减少生孩子的数量,这就是老百姓们眼里的敌人。

  哪怕赵胜如何讲道理,也无法改变他在老百姓心底的形象。

  因此他的办法失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8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8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